麗水藍天與您攜手共同努力克制油煙讓眾人共享白云藍天
藍天白云我們共享
治理污染攜手努力
中原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侯愛敏 /文 馬健 周甬/圖
戰略目標 做好七項工作改善空氣質量
大氣污染治理已經成為城市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問題。去年9月出臺的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確定的奮斗目標和具體指標是:經過5年努力,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今年1月7日,環保部與全國31個省(區、市)簽署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其中河南的目標是,PM10年均濃度下降15%。
奔著這一目標,未來幾年,我們將著重做好以下七項工作。
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嚴格資源環境準入。認真落實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和主體功能區劃,分類推進區域和產業發展,推動形成有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的城市空間布局。
深化工業和油煙大氣污染治理。加強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治理工作。按照標準要求,完成電力、水泥等工業行業的提標治理任務。加強餐飲油煙治理。餐飲企業和單位食堂安裝油煙凈化設施、達標排放,每年組織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經營性餐飲油煙直排等違法排污行為。開展露天燒烤整治行動。2013年底前,劃定本區域禁止露天燒烤范圍,集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堅決取締無油煙凈化裝置的露天燒烤。
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對重點行業開展落后產能排查,2014年底完成“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加快市區工業企業搬遷。2015年底前,城市建成區內涉氣工業企業(供熱、熱電聯產等民生類企業除外)全部搬遷;2017年底前,城市規劃區內涉氣工業企業全部搬遷。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到2017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2年降低20%以上,全市50%以上的園區和30%以上的省級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
調整能源結構,削減燃煤總量,加強燃氣供應。2013年,《鄭州市2013年~2017年燃煤削減和清潔能源建設工作方案》出臺,將實施燃煤總量控制并加以削減,加快提高清潔能源使用率。實施“煤改氣”工程。2015年底前,完成市區6家熱源廠“煤改氣”工程,新建北郊熱源廠(燃氣)和南郊熱源廠二期擴建工程(燃氣)。加強無燃煤區創建,2015年底前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面積達到城市建成區60%以上,2017年底前達到90%。發展綠色建筑。2015年底,20%的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2020年綠色建筑比重達到要求,在中西部地區居地位。
控制機動車污染。加快完善機動車限行政策,2013年底前研究出臺小客車分區域、分時段限行相關政策,力爭2014年實施。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2014年底前,淘汰2005年底以前注冊營運“黃標車”;2017年底前,全部淘汰“黃標車”。
遏制揚塵污染。完善施工揚塵管理制度。加強商品混凝土企業環境管理。2013年11月1日起,對未達到要求的預制商品混凝土企業進行停產改造,示范推廣節能環保的綠色攪拌站。實施施工工地揚塵在線監控。2014年起,對大型建筑施工工地規范安裝在線監控設備,進一步加強施工工地揚塵監管。加強道路保潔。2015年,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70%。
加快生態工程建設。加快生態廊道建設。推進“兩環三十一放射”生態廊道建設,2015年底綠化生態廊道1000公里。建設生態水系。2015年建成鄭州黃河濕地公園一期工程、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西流湖城市生態公園、鄭東新區龍湖區域生態工程。推廣秸稈資源化利用。全面推廣秸稈還田、秸稈制肥、秸稈飼料化、秸稈能源化利用、秸稈工業化應用等綜合利用技術。 2015年,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
治理霧霾 需要你我攜手一起努力
大氣環境污染的復雜因素,讓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成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鄭州空氣質量的改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治理鄭州大氣污染,不僅需要加油,也需要你我攜手、全民參與。
“積力所舉無不勝,眾智所為無不成”。廣大市民既是治理環境污染的參與者,更是治理成果的受益者。保護環境,愛護家園,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參與。讓我們從細微處著手,從生活小事做起,身體力行、勇于擔當,爭做保護大氣環境的踐行者。讓我們養成低碳生活的習慣。每天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少抽一根煙、少開一天車、少開一刻燈;購物時盡量選用布袋子、菜籃子,少用塑料袋,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少開空調,出門時提前幾分鐘關閉電源;照明選用節能燈,人走燈滅。
樹立“135”綠色出行理念,即1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自行車、5公里內乘公交。空氣質量事關每個人的身心健康,生活環境關系每個家庭的和諧幸福。為了你我的身體健康和美好生活,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爭做保護環境的一分子,為藍天白云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