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泥鰍寸片養殖 內江盛豐水產
泥鰍長度為3-5cm的鰍苗,又稱“九一”或“九至一一”。
生態養殖泥鰍為泥鰍提供了豐富的天然食料,生態環境中的農作物又為泥鰍提供了較好的生活環境,田間生態養殖包括稻田、慈菇田、荸薺田等的養鰍模式。水田中水的深度符合泥鰍的生長。田間養殖中按照0.2KG的鰍種投放到1㎡的水田中養殖,現將主要技術介紹如下:
1、田塊的整理 養殖泥鰍水源充足時必備條件,在下方鰍種前先將田埂加寬夯實,在水田四周鋪上塑料板,稀泥30厘米,防止泥鰍逃跑。
2、水田施肥。泥鰍的動物性餌料主要包括水蚤、絲蚯蚓、搖紋幼蟲等,適度施肥,幫助餌料生長,給泥鰍提供足夠餌料,具體操作是先將池水放干,曝曬4天,再按1畝水田投入130公斤米糠。次日,每畝追加施發酵畜肥300公斤,再曬5天,使其腐爛分解,然后蓄水。
3、下放鰍種。在種植秧苗后再放入鰍種。選用4厘米左右的種。選用4厘米左右的鰍種,每畝放養2萬~2.5萬尾。
4、田間管理。要經常檢查田埂及進、排水口防逃設施,發現漏洞及時修補。水田養殖水位應根據農作物生長需要并兼顧泥鰍的生活習性,在農作物栽植前期,要淺灌水,以促進生根發棵;生長期適當加深水位至10—15厘米,露田期間圍溝與廂溝水深保持在15厘米左右。泥鰍生長旺季要經常更換新水,并撈除殘食剩餌,以免污染水質。同時還應捕捉老鼠、水蛇等敵害。
5、疾病治療。養殖中過程中若需要施加農藥化肥等幫助農作物生長時需要先將泥鍬誘至溝內安全水域,然后加深水位分批施藥,并盡量減輕施藥濃度,噴藥后要及時換水。禁止用呋喃丹、五氯酚鈉、毒殺酚等劇毒農藥。為了消毒防病,每畝可用生石灰10公斤左右進行潑灑。
內江市東興區盛豐水產養殖場成立于2010年,位于內江市東興區石子鎮龍安村,耗資1000余萬元,占地500余畝,公司有著雄厚的發展資金和全方位的技術人才。目前已從生產技術上解決了鰍苗開口關,寸片關,大規模死亡的國際難題。通過實踐積累了一套非常成熟實用的泥鰍養殖技術,已經成功的實現了泥鰍的全人工、半人工的繁殖和鰍苗的育種。
2012年銷售商品鰍70多噸,突破了國內依靠野生苗種養殖的銷售總量,成功人工繁殖泥鰍苗并銷售人工苗斤,改變了國內一直依賴野生苗養殖的歷史,改變傳統養殖模式。具體詳情請登錄www.sfnqyz.com,或致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