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塑山施工的工藝流程
1.磚骨
磚骨架
成形
放樣開線挖土方澆混凝土墊層
打底
造型面層批蕩及上色修飾
2.鋼骨架塑山
另外,對于大型置石及假山,還需做鋼筋混凝土基礎并搭設腳手架。
(二)塑山施工的技術要點
1.基架設置塑山的骨架結構有磚結構式、鋼架結構、混凝土或者結
合;也有利用建筑垃圾、毛石作為骨架結構。磚結構簡便節省,方便修整
輪廓,對于山形變化較大的部位,可結合鋼架、鋼筋砼懸挑。山體的飛瀑、
流泉和預留的綠化洞穴位置,要對骨架結構作好防水處理。
2.泥底塑型用水泥、黃泥、河沙配成可塑性較強的砂漿在已砌好的
骨架上塑形,反復加工,使造型紋理、塑體和表面刻劃基本上接近模型。
在塑造過程中水泥砂漿中可加纖維性的附加料以增加表面抗拉的力量,減
少裂縫,常以
M7。5水泥砂漿作初步塑型,形成大的峰巒起伏的輪廓如石
紋、斷層、洞穴、一線天等自然造型。若為鋼骨架,則應先抹白水泥麻刀
灰二遍,再堆抹
C20豆石混淆是非凝土(坍落度為
0~2),然后于其上進
行山石皴紋造型。
3.塑面在塑體表面進一步細致地刻劃石的質感、色澤、紋理和表層特征。質感和色澤根據設計要求,用石粉、色粉按適當比例配白水泥或變
通水泥調成砂漿,按粗糙、平滑、拉毛等塑面手法處理。紋理的塑造,一
般來說,直紋為主、橫紋為輔的山石,較能表現峻峭、挺拔的姿勢;橫紋
為主、直紋為輔的山石,較能表現瀟灑、豪放的意象;綜合紋樣的山石則
較能表現深厚、壯麗的風貌。常用
M15水砂漿罩面塑造山石的自然皴紋。
4.設色在塑面水分未干透時進行,基本色調用顏料粉和水泥加水拌
勻,逐層灑染。在石縫孔洞或陰角部位略灑稍深的色調,待塑面九成十時,
在凹陷處灑上少許綠、黑或白色等大小、疏密不同的斑點,以增強立體感
和自然感。
石色水混漿的配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2)白色水泥廠中摻加色料。此法可配制成各種石色,且色調較為自
然逼真,但技術要求較高,操作亦較為繁瑣。色漿配合比風表 6-2。
以上兩種配色方法,各地可因地制宜選用。
單位:kg
用材
料普通水氧化鐵氧化鐵 白水泥硫酸鋇 107膠黑墨汁量泥黃紅色
黃石100 適量適量 紅色山石100 5 0。5 適量 通用石色100 1 5 適量適白色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