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專利申請
專利合作條約(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簡稱“PCT”)簽訂于1970年,并于1978年生效。中國于1994年1月1日正式加入PCT,中國知識產權局是中國(含港、澳、臺地區)國民或居民的主管受理局,同時也是國際檢索單位和國際初步審查單位。中國(含港、澳、臺地區)申請人提出國際申請,應當委托涉外專利代理機構辦理。中國(含港、澳、臺地區)申請人可以向中國知識產權局也可以向國際局提交國際申請。
一、PCT國際專利申請包括:國際階段和階段兩部分
1、PCT國際階段
1)、受理專利申請和對專利進行形式審查;
2)、國際檢索;
3)、國際初步審查。
國際檢索的目的是提供與該國際申請有關的現有技術資料;國際初步審查的目的是為該國際申請提供有關其新穎性、創造性和工業實用性的初步審查意見。經過國際檢索、國際公布以及國際初步審查這一國際階段之后,專利申請人辦理進入階段的手續。
2、PCT階段
相關PCT成員國審查決定PCT專利申請能獲得該國的專利。PCT申請人資格,條約各締約國的國民或者居民都有權提出國際申請,因此,中國的國民(包括單位和個人,并且不論其居住地或者營業所所在地在中國境內)和居民(不論其國籍屬于中國)都有權提出國際申請。
二、PCT途徑申請外國專利好處及注意事項
1、申請人可獲得的好處
1)、申請人可在“遲時間”提出申請。由于PCT申請可用本國文字(中文)提交,因此,申請人可在優先權期限的后一刻提出申請;
2)、申請人可自申請日起9個月左右或優先權日起16個月左右獲得一份檢索報告。申請人還可以自申請日或優先權日起28個月內獲得一份檢索報告。申請人還可以自申請日或優先權日起28個月內獲得一份國際初步審查報告(如果申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了國際初步審查請求的話)。申請人可根據上述兩個報告所提及的現有技術資料,對本發明的專利性(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進行判斷,并可對權利要求進行適當的修改(如果必要的話),然后決定進入程序;
tuhw1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