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一向看重骨湯,把它視為補益養生之物,當人患病特別是有人發生骨折時,常會熬點兒骨頭湯來補補身子骨兒。但世代相傳至今,還是誰想喝骨湯了就自家一口鍋,熬上個把鐘頭,然后才能美美地享受一番。盡管商店里有各種各樣調配出來的湯料,但人們從未對骨湯心存奢望,也沒聽說過有誰試圖把粹的骨湯變成商品。
不少人認為,喝骨湯改善骨質疏松癥狀,是骨湯中的鈣起了作用。但認為,這種說法不準確。對鈣頗有研究的中國人民解放軍301醫院微量元素室鮑善芬研究員說,一般骨湯中的鈣含量很低,每百克湯中只含有3—5毫克鈣,而且,骨鈣羥基磷灰石不溶于水,若想通過喝骨湯達到膳食標準推薦的每日80毫克的攝鈣標準,是不現實的。她認為,對骨湯功效的研究應該換個角度進行。
一方面大家都認為骨湯是個好東西,另一方面,骨湯補鈣之說又難以成立,那么,解釋骨湯對人體的功效呢。
骨湯檢測結果顯示:每百克骨湯中含鈣20.1毫克、磷37.8毫克、基羥脯氨酸1.85克、骨膠原15克。顯而易見,骨湯中骨膠原及羥基脯氨酸的含量是可觀的。
骨膠原是構成人體的一種蛋白質,占人體蛋白總量的30%—40%,其分布在人體肌肉連接的肌腱中、關節連接的軟骨組織和結締組織中及皮膚的真皮層中。也就是說,人體60兆個細胞連接都需要骨膠原。骨膠原根據功能的不同,可分為13種類型,起到構成人體支架,人體活動,維持皮膚和肌肉富有彈性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