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簡史與花文化
四季海棠原產南美巴西,1821年柏林植物園從巴西引進的植物的土壤中,發現了四季海棠的原種。1828年傳入歐洲各地,1878年育種學家進行種間雜交取得成功,形成了現代四季秋海棠的特色。因此形成了四季海棠的多源雜種。秋海棠屬除澳大利亞外,全世界從熱帶到亞熱帶均有分布,中國民間也流傳著一些關于秋海棠類的傳說與典幫。《采蘭雜志》載:古進有一婦女懷念自已心上人,但總不能見面,經常在一墻下哭泣,眼淚滴入土中,在灑淚之處長出一植株,花姿嫵媚動人,花色像婦人的臉,葉子正面綠、背面紅的小草,秋天開花,名曰:“斷腸草”。《本草綱目拾遺》也記載:“相傳昔人有以思而噴血階下,遂生此草,故亦名‘相思草’。”人們愛秋海棠,秋海棠類的姿色的確賞心悅目。秋海棠既可盆栽室內觀賞,也可在暖地栽開花壇或成片種植形成花繁葉茂的地被。有的觀葉,有的觀花,細賞之余,神韻無窮。
回答者:追夢№少年 - 試用期 一級 4-16 20:09
海棠樹
分布于北溫帶,我國有25種,除華南地區外均有分布。多喜陰濕,夏季忌高溫,溫度高于32攝氏度時生長不良。
名稱:西府海棠 所屬分類:薔薇科
拉丁名/別名
Malus micromalu / 小果海棠
產地與習性
產中國遼寧、河北、山西等省。為小喬木。喜陽光,不耐陰,對嚴寒有較強的適應性。耐干旱,喜土層深厚、肥沃微酸性至中性土壤。
形態特征 樹態峭立,幼枝被柔毛。葉片長橢圓形,邊緣有小鋸齒。傘形總狀花序,具花4-7朵,生于小枝頂端,花淡紅色。
繁殖與栽培
播種和嫁接法繁殖。栽培須適當灌溉、施肥,并注意整形修剪。
應用
庭園春季觀賞樹種,常配植于庭院門旁或亭廊兩側,也可種植于假山、湖石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