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掘工作面排水渣立泵
傳統排水方法及存在的問題
1、 目前,礦井依然普遍采用傳統“清水離心泵”排水。
必須由人員看守,勞動定員與安全規程規定,每個獨立排水站必須由兩人同時在場看守,人員培訓和人工成本過高。
日常維護工作量大,需要熟練的水泵工看守維護。關鍵操作如下,憑師傅傳授的經驗,憑感覺,不失時機地“壓緊”填料或更換填料,水泵漏氣,就會空轉不吸水,不排水,就會使工作面被淹而停產。還要“調串量”或更換平衡盤,稍不留意,串量超限,會造成連鎖事故,即損壞水泵,又損壞電機,時刻馬虎不得。所以,離心泵維護責任大,維護費開支過高。
易磨損:清水離心泵的構造與材質不允許水中含沙。但是,當前采掘工作面現場的實際狀況是:涌水,淋水穿過剛剛被被碎的煤、巖等礦體,必定要攜帶過量的泥沙,這就使得清水離心泵磨損嚴重,報廢過快,報廢量過大。所以,當前購買離心泵的開支驚人。
易淹泵:離心泵配套的普通電機不能低抗水淹。所以,時常會因意外事故而淹泵(即淹電機)停產。
2、 采用“潛水泵”排水
近些年來,部分采掘工作面已經開始采用“潛水泵”排水。由于水中含有泥沙,普通潛水泵很容易磨損,而且很容易燒電機。因此潛水泵在礦山被歸類為“易損設備”。更糟糕的是,多年來頻頻發生潛水泵自身曝乍事故,進一步限制了潛水泵的推廣應用。
采掘工作面排水渣立泵(礦用排沙立泵)運用到采掘現場后,若時間緊急,可直接放入淺水中,連接排水管和閘閥,即可送電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