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場人士預測,短期塑料大幅下挫之后出現技術性反彈,但高度有待觀察,中期仍將受制于經濟復蘇及下游需求恢復情況。并且在目前宏觀面惡化的背景下,塑料期貨走勢也很難獨善其身。就長期價格來分析,聚乙烯塑料(PE)市場已經結束自2003年至2008年的五年長牛市,進入震蕩格局。
平淡,在宏觀形勢不確定性加大的情況下,行業各環節的備貨意愿趨減。
鄧啟東表示,聚烯烴行業自2012年下半年將進入新一輪擴產周期,在短期需求增長不及產能增速的情況下,將在成本主導下進行供應的調整。長期而言,高成本貨源或被市場擠出。聚烯烴市場大行情難現,總體講圍繞成本轉入震蕩格局。
基本面缺乏亮點
鄧啟東指出,2011年—2012年上半年,中國PE市場未新增大型裝置,主要消化前期產能。至2012年第四季度至2014年,PE市場將繼續迎來擴產周期。預期至2015年中國PE產能將達1700萬噸規模,相比目前增長58%。
就需求而言,雖然塑料制品關系民生,具有一定的需求剛性,但鄧啟東認為,由于經濟放緩,各環節備貨意愿下降,在2011年首次出現了負增長。就出口而言,2011年已經出現了增速放緩的跡象,而從未來趨勢上來看,隨著中國勞動力等成本提高以及匯率波動,將影響中國的出口競爭力。
就成本而言,由于2011年成本上升,推動了供應調整,是季度行情上漲的重要因素,但是從乙烯塑料價格來看,多在季度見頂。
對于近期供需面的情況,東證期貨能源化工分析師郭華認為,PE供應壓力較小,倒掛促使3、4月量萎縮,國內產量呈現負增長;但需求淡季來臨,并且受制于經濟疲軟,下游需求增速放慢,整體PE市場供需相對僵持,并沒有太多亮點。她認為,受中國政策寬松環境影響,塑料短期有技術性反彈可能,但高度有限。
詳細請訪問www.cqjiade.com